Search


有過跟孩子互動時,您明明是希望告訴孩子接下來可以怎麼做或該怎麼說時
孩子就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有過跟孩子互動時,您明明是希望告訴孩子接下來可以怎麼做或該怎麼說時
孩子就是不懂您的意思,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與您期待的不一樣
不管您重複多少次,您都會發現孩子就是很堅定的告訴您"是這樣啊"
例如您要孩子拿蘋果給您,孩子就是拿橘子給您,不管你試了多少次,起初孩子可能還會試探的拿橘子給您,但隨著重複的次數變多,您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堅決的拿橘子給您。
又或者是當孩子在進行某項操作時,可能是積木或是圖卡又或是其他操作教具,當您發現他執行錯誤時,您想幫他,但是當您拿取操作物的那當下,您可能會發現孩子突然莫名地對您發脾氣,也有可能他會很快的把操作物搶了回去,又或者可能阻擋您碰觸他任何東西,這時不管您怎麼跟他解釋或者是演練給他看,希望他懂您的目的在哪,他就是不領情甚至還很有可能的對您的情緒越來越大…

當下我們可以解讀成他不懂您表達的意思,他不理解您的行為,所以他更不知道您的用意在哪
然而這時的大人們往往會非常的希望孩子能懂自己的意思,而且是能立即、馬上就懂
甚至是希望他可以很快的就學會所學的所有概念與語言

可是您有想過嗎?
當您重複了很多次同樣的教學策略或是試過類似的很多方法之後
孩子還是不懂,反而發現對錯誤的表現更加根深蒂固
這時還要再繼續執行下去嗎?
有想過孩子會因為這樣的模式,不小心演變成"錯誤連結"
把A訊息連結到B結果(表現)
等到錯誤連結建立起來之後,要再更改就很難囉!
所以我在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
若是發現同樣的教學方式進行三次,孩子遲遲無法表現出我要的結果,反而還重複表現出相同的錯誤模型時
那我就會停止該項教學策略,因為表示這時出了兩個很大的問題
第一個問題就是這樣的教學策略並不適合這位孩子,因為無法讓孩子理解及連結到我要的因果關係,所以這時必須變更教學策略
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可能目前還無法發展出該項能力,以至於他不懂
所以這時除了停止外,再來就是要重新分析孩子的現況能力及問題,盡量找出可能的關鍵點跟解決方式之後,再重新擬定策略並找個適當的時機點再執行一次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兒童發展評估與諮詢、情緒行為處理、社會人際關係、注意力與學習能力、動作訓練、語言訓練、認知訓練、感覺統合與遊戲課程
一位擅長處理特殊孩子的專職小兒職能治療師在這說說"我怎麼處理特殊需求孩子"
View all posts